拼音bēi zhì
注音ㄅㄟ ㄓˋ
⒈ 佛教语。谓慈悲与智慧。智者,上求菩提,属于自利;悲者,下化众生,属于利他。
⒈ 佛教语。谓慈悲与智慧。智者,上求菩提,属于自利;悲者,下化众生,属于利他。
引唐 善导 《法事赞》上:“乃至今时 释迦 诸佛皆乘弘誓,悲智双行。”
宋 余靖 《韶州开元寺新建浴室记》:“释氏之为道也,兼济於人,不待乎达,独善之乐,不专於穷。以悲智为脩者也。”
⒈ 慈悲与智慧,为佛菩萨所具有的双德。
引《法苑珠林·卷四八》:「虽诵千言,不存悲智,不如一听,自他两利。」
1、在最后,你自己变成了智慧与慈悲,你的举手投足都就是悲智的表现。
2、慈悲之手,渡顽愚众生;智慧之手,渡上根利器;“悲智双运”。
3、所以,诚挚地感恩他们的悲智救度,用念恩、感恩之心谦卑地让自己的身体进行礼拜,以忏悔自己无始以来身口意造作的业力。
4、释迦佛驾着这辆大白牛车,悲智二轮,一齐双运,普载一切众生,由凡夫地越过化城,直抵宝所。
5、福慧双修,悲智双运的中庸之道,真的是那么难知难守吗?
6、能平安度日固应欢喜,在忧患时更不应失去感恩之心,唯有悲智双运的人能以如意的态度面对世界。林清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