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君

词语解释
三君[ sān jūn ]
⒈ 指春秋时鲁国宣公、成公、襄公三国君。
⒉ 三个受人敬仰的人物。指东汉窦武、刘淑、陈蕃。《后汉书·党锢传序》:“窦武、刘淑、陈蕃为'三君'。君者,言一世之所宗也。”
⒊ 三个受人敬仰的人物。指东汉陈寔及其子陈纪、陈谌。《后汉书·陈纪传》:“弟谌,字季方,与纪齐德同行,父子并着高名,时号三君。”
⒋ 指明末东林党的赵南星、邹元标和顾宪成。见《明史·赵南星传》。
⒌ 指三茅君。
引证解释
⒈ 指 春秋 时 鲁国 宣公、成公、襄公 三国君。
引《左传·襄公五年》:“君子是以知 季文子 之忠于公室也。相三君矣,而无私积,可不谓忠乎?”
明 杨慎 《季文子三思》:“季文子 相三君,其卒也无衣帛之妾、食粟之马,无藏金玉,无重器备, 左氏 侈然称之。”
⒉ 三个受人敬仰的人物。指 东汉 窦武、刘淑、陈蕃。
引《后汉书·党锢传序》:“竇武、刘淑、陈蕃 为‘三君’。君者,言一世之所宗也。”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品藻》:“蔡伯喈 评之曰:陈仲举 彊於犯上, 李元礼 严於摄下。犯上难,摄下易, 仲举 遂在三君之下, 元礼 居八俊之上。”
清 王晫 《今世说·德行》:“时论其( 严顥亭 )名,在三君八俊之间。”
⒊ 三个受人敬仰的人物。指 东汉 陈寔 及其子 陈纪、陈谌。
引《后汉书·陈纪传》:“弟 諶,字 季方,与 纪 齐德同行,父子并著高名,时号三君。”
唐 张说 《中书令逍遥公墓志铭》:“公( 韦嗣立 )考侍中,为国元辅,兄 承庆,当代齐名。咸以令德,继和金鼎; 扶阳 二相, 陈氏 三君,復追美矣。”
⒋ 指 明 末东林党的 赵南星、邹元标 和 顾宪成。见《明史·赵南星传》。
⒌ 指三茅君。详“三茅君”。
引唐 陆龟蒙 《闲居杂题·饮岩泉》诗:“已甘 茅洞 三君食,欠买 桐江 一朵山。”
分字解释
※ "三君"的意思解释、三君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沈林子按剑怒曰:「相公志清六合,今许洛已定,关右将平,事之济否,系於前锋,奈何沮乘胜之气,弃垂成之功乎?且大军在远,贼众尚强,虽欲求还,岂可得乎?下官授命不顾,今日之事,有进无退,本知二三君子,将何面目以见相公之旗鼓耶?」众闻其言,乃不敢退。
2、然二三君子,或同业艰难,或荷恩罔极,以此退挠,亦何以见相公旗鼓耶!
3、晏子事三君,二桃杀三仕,出使不辱使命,为政如此之久,孔丘有如此智慧否?
4、政和三年三月壬戌,二三君子相与斗茶于寄傲斋,予为取龙塘水烹之而第其品。
5、六十老翁无所取,二三君子不相遗。
相关词语
- sān yī sān ràng三揖三让
- sān lí三犂
- sān qiān三千
- sān yíng sān xū三盈三虚
- sān xì三郤
- sān mù三暮
- sān jiā三家
- sān wǔ三五
- sān zhā sān zhěng三查三整
- sān miàn三面
- sān shì sān yǐ三仕三已
- sān chóng三重
- sān chǎn三产
- sān sān wǔ wǔ三三五五
- sān xiá三峡
- sān qí三只
- sān shí sān tiān三十三天
- sān chóng sān cǎo三虫三草
- sān mù sān xūn三沐三熏
- sān tiān三天
- jūn qì君器
- jūn kuàng君贶
- de jūn得君
- fēng jūn封君
- jūn zǎi君宰
- jūn tǐ君体
- kè jūn克君
- què jūn悫君
- jūn míng君明
- chū jūn出君
- jūn shī君师
- jūn mìng君命
- jù jūn具君
- jìng jūn静君
- zhǎng jūn长君
- lǎo jūn老君
- jūn chóu君畴
- bào jūn暴君
- fāng jūn方君
- chǐ jūn侈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