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xì xué
注音ㄒ一ˋ ㄒㄩㄝˊ
繁体郤穴
⒈ 亦作“郄穴”。
⒉ 孔穴。
⒊ 中医针灸名词。指体内气血聚会于空隙处的重要穴位。见晋皇甫谧《针灸甲乙经》卷三。
⒈ 亦作“郄穴”。
⒉ 孔穴。一本作“郄穴”。
引《荀子·赋》:“此夫大而不寒者与?充盈大宇而不窕、入郤穴而不偪者与?”
⒊ 中医针灸名词。指体内气血聚会于空隙处的重要穴位。见 晋 皇甫谧 《针灸甲乙经》卷三。
1、临床上郄穴用于治疗本经循行部位及所属臓腑的急性病证。
2、中医认为,梁丘穴为足阳明胃经的郄穴,是治疗胃痛的要穴,按摩梁丘穴可缓解胃痛症状。
3、配后溪穴、阴郄穴治盗汗不止;配中极穴、阴谷穴治癃闭。
4、目的观察电针郄穴为主治疗急性期血瘀型颈椎病临床疗效。
5、在本研究上郄穴治疗坐骨神经方面疼痛疗效获得验证。
6、观察针刺郄穴为主对化学性神经根炎模型大鼠的影响,以探讨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作用机理。
7、针刺郄穴患者感觉较疼痛,但有较佳之疼痛减轻效果,但治疗初期患者反应不佳,有满意度降低之现象。
8、目的观察针刺郄穴为主配合穴位注射治疗急性期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
9、从踝关节到膝关节,分布着六经的部分经穴、合穴、络穴和郄穴及六腑的下合穴,药物浸泡这些穴位,能扩大经脉开通、促进气血运行、加强脏腑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