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yōng jūn
注音ㄩㄥ ㄐㄨㄣ
⒈ 平庸之君;昏君。
⒈ 平庸之君;昏君。
引明 刘基 《嘉兴路重修陆宣公书院碑铭》:“盖其智足以识事机,其诚足以动人心,故能出入危邦,扶持庸君。”
清 唐甄 《潜书·远谏》:“奄妾蛊志,权奸蔽聪,滥赏淫刑,善恶倒置,似亦庸君之常。”
1、成为赃官墨吏、庸君昏臣、汉奸走狗们,以及‘黄种毁弃,瓦釜雷鸣’、‘大贤处下,不肖居上’的罪恶*制制度永远挥之不去的梦魇。
2、自己将为臣虏,仍临危不惧要享受,这名古代的庸君以此著称于史。
3、清朝后期的嘉庆帝为庸君,道光帝为愚君,咸丰帝为懦君,同治帝为顽君,光绪帝为哀君,宣统帝则为幼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