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不二价的成语故事


口不二价

拼音kǒu bù èr jià

基本解释谓卖物者不说两种价钱。

出处《后汉书·逸民传·韩康》:“常采药名山,卖于长安市,口不二价,三十余年。”


暂未找到成语口不二价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口不二价)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漏网之鱼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酷吏列传》:“网漏于吞舟之鱼。”
老老少少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40卷:“不想那孽龙知道,杀了他的党族,一呼百集,老老少少,大大小小,都打做一团儿。”
见微知著 韩非《韩非子 说林上》:“圣人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故见象箸而怖,知天下不足也。”
顿足捶胸 明·吴元泰《东游记》第七回:“只见杨子哀号哽咽,顿足捶胸,抚棺长恨,欲拔剑自刎。”
殊形诡制 汉·班固《两都赋》:“殊形诡制,每各异观。”
即鹿无虞 《周易 屯》:“即鹿无虞,惟入于林中;君子几,不如舍,往吝。”
魂飞魄越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16回:“谁知不翻犹可,只这一翻,吓得我:魂飞魄越心无主,胆裂肝摧痛欲号。”
炊骨爨骸 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三卷:“鹄形菜色皆穷民饥饿之形;炊骨爨骸谓军中乏粮之惨。”
指顾之间 明·归有光《上总制书》:“指顾之间,勇怯立异,呼吸之际,胜负顿殊。”
埽穴犂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