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鹄不成尚类鹜的成语故事


刻鹄不成尚类鹜

拼音kè hú bù chéng shàng lèi wù

基本解释刻:刻画;鹄:天鹅;鹜:鸭子。刻画天鹅不像倒像鸭子。比喻模仿失败,劝诫人不要好高骛远。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马援传》:“效伯高不得,犹为谨敕之士,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者也。”


暂未找到成语刻鹄不成尚类鹜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刻鹄不成尚类鹜)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米珠薪桂 西汉 刘向《战国策 楚策三》:“楚国之粮贵于玉,薪贵于桂。”
知心着意 元·吴昌龄《张天师》第二折:“怎比得玉天仙知心着意。”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 大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
金兰之友 《周易 系辞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扫地俱尽 《汉书·魏豹田儋等传赞》:“用于贬义。秦灭六国,而上古遗烈扫地俱尽矣。”《晋书·儒林传序》:“惟怀逮愍,丧乱弘多,衣冠礼乐,扫地俱尽。”
俯首受命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132回:“欲使悍将骄兵,俯首受命,宁非痴人说梦乎?”
民和年稔 《后汉书·孝桓帝纪》:“幸赖股肱御侮之助,残丑消荡,民和年稔,普天率土,遐迩洽同。”
痿不忘起 西汉·司马迁《史记·韩信列传》:“仆之思归,如痿人不忘起,盲者不忘视也。”
相如病渴
绝壁悬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