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瑟不调的成语故事

拼音qín sè bù tiáo
基本解释琴瑟:古乐器名,比喻夫妇。①指琴瑟合奏时,声音没有调整得和谐。②比喻夫妻不和。
出处《汉书 礼乐志》:“辟之琴瑟不调,甚者必解而更张之,乃可鼓也;为政而不行,甚者必变而更化之,乃可理也。”
暂未找到成语琴瑟不调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琴瑟不调)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斩将夺旗 | 《群音类选 官腔类 八义记 拷问如姬》:“只消受得瘗粉埋香,索强似斩将夺旗。” |
江海之学 | 明·无名氏《女真观》第二折:“先生江海之学,小道是井底之蛙,焉敢班门弄斧。” |
无可非难 | |
分花拂柳 | |
心殒胆破 | 清·薛福成《书昆明何帅失陷苏常事》:“用无事筹略纷纭,临变已张皇失措,一闻贼至,心殒胆破。” |
恕己及人 | 晋·葛洪《抱朴子·至理》:“慈心于物,恕己及人。” |
老莱娱亲 | 西汉 刘向《列女传》:“老莱子孝养二亲,行年七十,婴儿自娱,着五色彩衣,尝取浆上堂,跌仆,因卧地为小儿蹄,或美鸟鸟于亲侧。” |
食味方丈 | 春秋·齐·晏婴《晏子春秋·问》:“昔吾先君桓公善饮酒穷乐,食味方丈。” |
乍前乍却 | |
平易逊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