濯濯童山的成语故事


濯濯童山

拼音zhuó zhuó tóng shān

基本解释濯濯:光秃的样子;童:山无草木。没有树木,光秃秃的山。

出处战国·邹·孟轲《孟子·告子上》:“人见其濯濯也,以为未尝有材焉,此其山之性也。”


暂未找到成语濯濯童山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濯濯童山)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南航北骑 语出《淮南子·齐俗训》:“胡人便于马,越人便于舟。”
屑榆为粥 《新唐书·阳城传》:“岁饥,屏迹不过邻里,屑榆为粥,讲论不辍。”
支策据梧 语本《庄子·齐物论》:“昭文之鼓琴也,师旷之枝策也,惠子之据梧也,三子之知,几乎皆其盛者也,故载之末年。”
百年不遇 老舍《龙须沟》第三幕:“不是要开大会吗?百年不遇的事,我歇半天工,好开会去。”
吃小亏占大便宜 张平《抉择》:“哗众取宠、笼络人心;新官上任三把火;吃小亏占大便宜……”
财竭力尽 汉 古永《黑龙见东莱对》:“百姓财竭力尽,愁恨感天。”
言颠语倒 《群音类选·〈绣襦记·蝎蛇炽恶〉》:“他是老年人,言颠语倒,不可认为闻言心旆摇。”
无为之治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56回:“既能夺他们之权,生他们之利,岂不能行无为之治?”
短打武生
不次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