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策据梧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语本《庄子·齐物论》:“昭文之鼓琴也,师旷之枝策也,惠子之据梧也,三子之知,几乎皆其盛者也,故载之末年。”此谓昭文弹琴、师旷持杖击节、惠子倚在梧桐树下辩论,三人的技艺几乎都算得上登峰造极,所以载誉于晚年。后以“支策据梧”形容用心劳神。
详细解释
此指昭文弹琴、师旷持杖击节、惠子倚在梧桐树下辩论,三人的技艺几乎都算得上登峰造极,所以载誉于晚年。后形容用心劳神。
范容期见郗超俗情不淡,戏之曰:“夷、齐、巢、许,一诣垂名。何必劳神苦形,~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
百科解释支策据梧,成语,作谓语、宾语,指昭文弹琴、师旷持杖击节、惠子倚在梧桐树下辩论,三人的技艺几乎都算得上登峰造极,所以载誉于晚年。后形容用心劳神。出自语本《庄子·齐物论》:“昭文之鼓琴也,师旷之枝策也,惠子之据梧也,三子之知,几乎皆其盛者也,故载之末年。”
出处语本《庄子·齐物论》:“昭文之鼓琴也,师旷之枝策也,惠子之据梧也,三子之知,几乎皆其盛者也,故载之末年。”
例子范容期见郗超俗情不淡,戏之曰:“夷、齐、巢、许,一诣垂名。何必劳神苦形,支策据梧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
基础信息
拼音zhī cè jù wú
注音ㄓ ㄘㄜˋ ㄐㄨˋ ㄨˊ
繁体支筞據梧
感情支策据梧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落地生根(意思解释)
- 天理不容(意思解释)
- 吠非其主(意思解释)
- 好问则裕(意思解释)
- 指天誓心(意思解释)
- 等因奉此(意思解释)
- 过目成诵(意思解释)
- 冢木已拱(意思解释)
- 病急乱求医(意思解释)
- 百废具举(意思解释)
- 发奋图强(意思解释)
- 师出无名(意思解释)
- 殊形诡制(意思解释)
- 墨突不黔(意思解释)
- 积雪囊萤(意思解释)
- 榆木圪垯(意思解释)
- 靡靡之音(意思解释)
- 冰消气化(意思解释)
- 簪蒿席草(意思解释)
- 兵凶战危(意思解释)
- 积劳致疾(意思解释)
- 多凶少吉(意思解释)
- 守缺抱残(意思解释)
- 周规折矩(意思解释)
- 桑榆之礼(意思解释)
- 英华外发(意思解释)
- 屡战屡捷(意思解释)
- 安难乐死(意思解释)
※ 支策据梧的意思解释、支策据梧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栋梁之材 | 可以做屋栋房梁的材料。比喻能够担当重任的人。 |
家徒四壁 | 徒:只;壁:墙壁。家里只有四周的墙壁。形容穷得一无所有。 |
丑媳妇少不得见公婆 | 比喻害怕见人而不得不见人。 |
他乡遇故知 | 在远里家乡的地方碰到了老朋友。指使人高兴的事。 |
芝草无根 | 比喻人的成就,没有任何帮助,出于自己的努力。 |
支纷节解 | 分解肢体;剁成碎块。犹言碎尸万段。 |
钗横鬓乱 | 鬓:耳边的头发;钗:妇女的首饰,由两股合成。耳边的头发散乱,首饰横在一边。形容妇女睡眠初醒时未梳妆的样子。 |
俱收并蓄 | 不加区别,统统收纳包容。 |
销魂荡魄 | 见“销魂夺魄”。 |
解铃系铃 | 系:缚;系上。本佛教禅宗语。意思是虎脖子的铃子是谁系上去的;谁才能把它解下来。比喻谁惹出来的麻烦仍由谁去负责处理。也作“解铃还须系铃人。” |
空口说空话 | 形容光说不做事,或光说而没有实际行动证明。 |
替古人耽忧 | 指不必要的忧虑。 |
犬兔俱毙 | 比喻双方同归于尽。 |
囊橐充盈 | 囊橐:口袋;充盈:充满。形容身边财产很多。 |
行凶撒泼 | 撒泼:耍无赖。待人凶恶蛮横,不讲道理。 |
水晶灯笼 | 比喻遇事能明察是非的人。 |
郑卫之声 | 郑卫:春秋时的郑国和卫国。指春秋战国时郑、卫等国的民间音乐。 |
涓滴之劳 | 涓:细流;滴:水珠。很小的一点功劳。 |
计功行封 | 犹言计功行赏。 |
塞耳偷铃 | 比喻自己欺骗自己的愚蠢行为。 |
分文未取 | 见“分文不取”。 |
三等九格 | 犹三六九等。 |
八面来风 | 一个成语典故。比喻来自四面八方的信息、意见和其他资源。 |
旁徵博引 | 大量地引证材料。 |
楚柁吴樯 | 指吴楚之船。 |
文川武乡 | 明·清两代各省每三年举行一次的武科考试。 |
嗜胆嗜枣 | 《孟子.尽心下》:'曾晰嗜羊枣,而曾子不忍食羊枣。'北齐刘昼《新论.言菀》:'文王嗜胆,曾晰嗜枣。胆苦枣酸,与众异也。'后用以指特殊的嗜好。 |
九如天宝 | 旧时祝寿的话,祝贺福寿绵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