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可敌国的成语故事


富可敌国

拼音fù kě dí guó

基本解释敌:匹敌。私人拥有的财富可与国家的资财相匹敌。形容极为富有。

出处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8卷:“母银越多,丹头越精。若炼得半合许丹头,富可敌国矣。”


暂未找到成语富可敌国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富可敌国)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没心没肺 老舍《四世同堂》:“假若老二没心没肺的赞同此意呢?她也会只去此一遭,下不为例。”
欲人勿闻,莫若勿言 汉·枚乘《上书谏吴王》:“欲人勿闻,莫若勿言;欲人勿知,莫若勿为。”
自投于地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陈寔传》:“盗大惊,自投于地,稽顺归罪。”
半信不信 三国 魏 嵇康《答释难宅无吉凶摄生论》:“苟卜筮所以成相,虎可卜而地可择,何为半信而半不信耶?”
罪不可逭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97回:“某等不能速来归顺,罪不可逭。”
铲恶锄奸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回:“他杀人污佛地,我救苦下云端,铲恶锄奸。”
炳如观火 鲁迅《坟 文化偏至论》:“其词秩然有条,各分大义,炳如观火。”
曳居侯门
严师益友
所在多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