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袍同泽的成语故事

拼音tóng páo tóng zé
基本解释袍:长衣服的通称;泽:内衣。原形容士兵互相友爱,同仇敌忾。比喻共事的关系(多指军人)。也指有交情的的友人。
出处《诗经·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暂未找到成语同袍同泽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同袍同泽)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黄耳传书 | 《晋书·陆机传》:“初机有俊犬,名曰黄耳,甚爱之。既而羁寓京师,久无家问,……机乃为书以竹筩盛之而系其颈,犬寻路南走,遂至其家,得报还洛。其后因以为常。” |
男不对女敌 | 清·张南庄《何典》第五回缠夹二先生评:“岂知狼子野心,不惟不奉男不对女敌之古训,反欲打杀老婆。” |
实报实销 | 司马文森《风雨桐江》第13章:“将来花多花少,实报实销,我也不多要你一个。” |
我负子戴 | 汉·扬雄《琴清英》:“天下有道,我黼子佩;天下无道,我负子戴。” |
刬旧谋新 | 宋 田况《儒林公议》卷上:“范仲淹入参宰政,富弼继秉枢轴。二人以天下之务为己任,谓朝政因循日久,庶事隳敝,志欲刬旧谋新,振兴时治,其气锐不可折。” |
敛色屏气 | 宋 欧阳修《江宁府句容县令赠尚书兵部员外郎王公墓志铭》:“县之奸豪,皆敛色屏气,指权相戒,不可犯公法。” |
喜形于色 | 《北史 高允传》:“允喜形于色,语人曰:‘天恩以我笃老,大有所赉,得以赡客矣。’” |
急獐拘猪 | |
各有利弊 | 刘少奇《论党内斗争》:“这些办法,这些道路,对我们当时情况又各有利弊。” |
连皮带骨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57回:“我只愿这会子立刻我死了,把心迸出来你们瞧见了,然后连皮带骨一概都化成一股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