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舟之鱼的成语故事

拼音tūn zhōu zhī yú
基本解释能吞舟的大鱼。常以喻人事之大者。
出处《庄子·庚桑楚》:“吞舟之鱼,砀而失水。”《列子·杨朱》:“吞舟之鱼,不游枝流;鸿鹄高飞,不集污池。”《史记·酷吏列传序》:“网漏于吞舟之鱼,而吏治烝烝,不至于奸,黎民艾安。”
暂未找到成语吞舟之鱼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吞舟之鱼)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通书达礼 |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二卷:“原来田氏是东村田贡元的女儿,倒有十分颜色,又且通书达礼。” |
情见乎词 | 清·钱谦益《读杜小笺下》:“故国旧臣,俯仰上下,情见乎词矣。” |
触机便发 | 《旧唐书·韦思谦传》:“吾狂鄙之性,假以雄权,触机便发,固宜为身灾也。” |
五陵年少 | 唐·白居易《瑟琶行》:“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
街头巷底 | 刘大白《卖花女》诗:“杏花红了,梨花白了,街头巷底声声叫。” |
阿保之功 | 东汉 班固《汉书 丙吉传》:“是时掖庭宫婢则令民夫上书,自陈尝有阿保之功。” |
吴市吹箫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范睢蔡泽列传》:“膝行蒲伏,稽首肉袒,鼓腹吹篪,乞食于吴市。” |
四塞之固 | |
孔壁古文 | |
担风袖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