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身莫赎的成语故事


百身莫赎

拼音bǎi shēn mò shú

基本解释百身:自身死一百次;赎:抵。拿一百个我,也无法把你换回来了。表示极沉痛地悼念。

出处唐 白居易《祭崔相公文》:“丘园未归,馆舍先捐。百身莫赎,一梦不还。”


暂未找到成语百身莫赎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百身莫赎)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举世无敌 毛泽东《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他们认为是‘异常强大’的,‘举世无敌’的。”
温情脉脉 元 关汉卿《拜月亭》:“枉了我情脉脉,恨绵绵,我昼忘饮馔夜无眠。”
自我安慰 邓小平《会见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时的讲话》:“我看没有这种自我安慰的根据。”
进退惟谷 《晋书·殷仲堪传》:“仲堪流涕而起曰:‘臣进退惟谷。’”
思前算后 宋·朱熹《答吕子约》:“如此下手,更莫思前算后,计较商量。”
积甲山齐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刘盆子传》:“樊崇乃将盆子及丞相徐宣以下三十余人肉袒降,上所得传国玺绶、更始七尺宝剑及玉璧各一,积兵甲宜阳城西,与熊耳山齐。”
弃智遗身 三国·魏·嵇康《赠兄秀才入军诗》:“琴诗自乐,远游可珍。含道独往,弃智遗身。寂乎无累,何求于人?”
羯鼓催花 唐·南卓《羯鼓录》载:唐玄宗喜好羯鼓,曾经在内庭击鼓,并且自己做了一曲《春光好》。当时正赶上庭中杏花开放,唐玄宗笑着说:“此一事,不唤我作天公可乎?”
谈情説爱
利口巧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