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傅众咻的成语故事


一傅众咻

拼音yī fù zhòng xiū

基本解释傅:教导;咻:喧闹。一个人教导,众人吵闹干扰。比喻不能有什么成就。

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滕文公下》:“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之,虽日挞而求其齐也,不可得矣。”


暂未找到成语一傅众咻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一傅众咻)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慷慨解囊 明 施耐庵《水浒传》:“鲁智深见李忠、周通不是慷慨之人,做事悭吝,只要下山。”
海北天南 唐·刘禹锡《送别四十六首·洛中逢韩七中丞之吴兴口号五首》:“昔年意气结群英,几度朝回一字行。海北天南零落尽,两人相见洛阳城。”
遭劫在数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四回:“他竟要弄得到一处,这人也就算个遭劫在数的了!”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后汉书 黄琼传》:“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安其所习 东汉 班固《汉书 艺文志》:“安其所习,毁所不见。”
学成文武艺,货于帝王家 元·无名氏《马陵道》楔子:“自古道,学成文武艺,货于帝王家。必然见俺二人学业成就,着俺下山,进取功名。”
伯乐一顾 《战国策 燕策二》载:战国时,苏代说淳于髡,谓人有告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连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愿子一顾之,请献一朝之费。伯乐乃环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
高尚娴雅
作事不时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昭公八年》:“作事不时,怨读言动于民。”
借故敲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