鲸吞虎据的成语故事


鲸吞虎据

拼音jīng tūn hǔ jù

基本解释鲸吞:像鲸一样吞食;据:盘踞。像鲸鱼和老虎一样穷凶极恶地吞食与占据猎物。比喻吞并土地和财物。

出处《旧唐书·萧铣等传论》:“自隋朝维绝,宇县瓜分,小则鼠窃狗偷,大则鲸吞虎据。”


暂未找到成语鲸吞虎据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鲸吞虎据)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 《孟子·离娄上》:“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
百战不殆 先秦 孙武《孙子 谋攻》:“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银河倒泻 唐·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
一物降一物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51回:“常言道,'一物降一物'哩。你好违了旨意?”
囊箧萧条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32卷:“但阿姊千里间关,同郎君远去,囊箧萧条。”
撺拳拢袖 清 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35回:“出到大门外,汪为露还撺拳拢袖要打那侯小槐。”
一文莫名 巴金《谈<憩园>》:“不过我虽然一文莫名靠稿费生活,却不能不说自己不是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所以我会由五叔的死想出了一个杨老三的故事。”
无涯无际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95回:“好好的平原旷野,却怎么弥弥漫漫,一望都是白浪滔天,无涯无际,却似个东洋大海。”
乞儿暴富 明·袁宏道《瓶史·器具》:“然寒微之士,无从致此,但得宣、成等窑磁瓶各一二枚,亦可谓乞儿暴富矣。”
未易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