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山压海的成语故事


跨山压海

拼音kuà shān yā hǎi

基本解释跨过高山,接近大海。喻势力扩展。

出处南唐·刘崇远《金华子杂编》下卷:“党与既成,则连衡同恶,跨山压海。”


暂未找到成语跨山压海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跨山压海)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停滞不前 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马克思主义一定要向前发展,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不能停滞不前。”
莺歌蝶舞 唐·鲍君徽《惜花吟》诗:“莺歌蝶舞韶光长,红炉煮茗松花香。”
含英咀华 唐 韩愈《进学解》:“沈浸醲郁,含英咀华。”
融会通浃 宋 叶適《司农卿湖广总领詹公墓志铭》:“已而遍观诸书,博求百家,融会通浃,天文、地理、象数、异书,无不该极。”
有损无益 清·霁园主人《夜谭随录·赣子》:“今日二瓶,明日三瓶,有益无损也。多沽伤费,多饮伤身,有损无益也。”
东挦西撦
抟心壹志 清·曾国藩《湘乡县宾兴堂记》:“入无仰事俯畜之累,出无金尽裘敝可怜之色,抟心壹志,以道于君子之道。”
一登龙门,身价十倍 唐·李白《与韩荆州书》:“一登龙门,则声誉十倍。”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宋·陈亮《论开诚之道》:“臣愿陛下虚怀易盛,开心见诚,疑则勿用,用则勿疑。与其位,勿夺其职;任徽事,勿间以言。”
坐视不顾 清·李渔《闲情偶寄·结构第一》:“以有疏财仗义之张大公在,受人之托,必能忠人之事,未有坐视不顾,而致其剪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