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噬鹦鹉的成语故事


猫噬鹦鹉

拼音māo shì yīng wǔ

基本解释比喻排挤好人。

出处宋·岳珂《桯史·鹦鹉谕》:“至今蜀人谈谑,以排根善类者为‘猫噬鹦鹉’。”


暂未找到成语猫噬鹦鹉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猫噬鹦鹉)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有风有化 明·汤显祖《牡丹亭·闺塾》:“论《六经》,《诗经》最葩,闺门内许多风雅……有风有化,宜室宜家。”
丁宁周至 晋·陈寿《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论者或怪亮文采不艳,而过于丁宁周至。”
嘴大喉咙小
纤悉无遗 唐 李珏《唐丞相太子少师牛僧孺神道碑铭序》:“自婴疾至于捐馆,谈笑语言,宴居自若,口占理命,纤悉无遗。”
喉长气短
别出机杼 宋 洪迈《容斋诗话》第四卷:“诗文当有所本。若用古人语意,别出机杼,曲而畅之,自足以传示来世。”
不生不死 《入楞伽经》第八卷:“如来藏世间,不生不死,不来不去,常恒清凉不变。”
金枷玉锁 元 无名氏《小张屠》第二折:“到来日只少个殃人祸,儿女是金枷玉锁。”
半身不摄 《魏书·孟鸾传》:“素被病,面常黯黑,于九殿下暴疾,半身不摄,扶载归家,其夜亡。”
蜀锦吴绫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八十二回:“微风初动,轻飘飘展开蜀锦吴绫;细雨才收,娇滴滴露出冰肌玉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