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废俱兴的成语故事


百废俱兴

拼音bǎi fèi jù xīng

基本解释俱:全;都。一切被废置的事情都兴办起来。形容各项事情方兴未艾。也作“百废俱举”。

出处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


暂未找到成语百废俱兴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百废俱兴)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本来面目 宋 苏轼《老人行》诗:“一任秋霜换鬓毛,本来面目常如故。”
雕盘绮食 唐·李白《扶风豪士歌》:“雕盘绮食会众客,吴歌赵舞香风吹。”
旁门外道 《礼记·王制》:“执左道以乱政,杀。”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三十四回:“左道旁门乱似麻,只因昏主起波查。”
狼狈周章 茅盾《对于文坛的一种风气的看法》:“造成作家们此种忐忑不安、狼狈周章的心情,其直接的原因,不能不说是外来的束缚。”
面色如土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一回:“惊得洪太尉目睁口呆,罔知所措,面色如土,奔到廊下,只见真人向前叫苦不迭。”《西湖二集·吴越王再世索江山》:“董昌面色如土。众兵都面面厮觑,不敢则声。”
过庭之训 晋 袁宏《后汉纪 安帝纪上》:“苌少长藩国,内无过庭之训,外无师傅之道,血气方刚。”
告哀乞怜 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71章:“杜又派人分头疏通,告哀乞怜地请求他们勿再辞勋。”
错落参差 清·百一居士《壶天录》下卷:“乃未及半圈,而前者忽后,后者忽前,错落参差,捉摸不定,使人目眩神骇。”
落魄不羁 宋 刘斧《青琐高议 韩湘子》:“文公诸子皆力学,惟湘落魄不羁。”
遥荡恣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