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在言外的成语故事


意在言外

拼音yì zài yán wài

基本解释其意在言语、文辞之外。指语意含蓄;让人自己体会其真正用意。

出处宋 司马光《温公续诗话》:“古人为诗,贵于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上。”


暂未找到成语意在言外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意在言外)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有勇有谋 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董卓传》裴松之注引《献帝起居注》:“吕布受恩而反图之,斯须之间,头悬竿端,此有勇而无谋也。”
文质彬彬 先秦 孔子《论语 雍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肥头大面 《太平广记》卷二百六十引隋·侯白《启颜录·殷安》:“汝肥头大面,不识今古。噇,食无意智,不作宰相而何!”
德容兼备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20卷:“必用心访个德容兼备的,我老爷总肯是一般相看。”
干瞪眼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26章:“等他们知道了,水已经到了咱们村,他们也只能干瞪眼!”
好景不常 宋·晁补之《梁州令叠韵》:“好景难常在,过眼韶华如箭。”
一心一计 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16回:“他怎的就知我和你一心一计?想必你叫他话来。”
筋疲力敝 宋·司马光《道傍田家》诗:“筋疲力敝不入腹,未议县官租税促。”
属纩之际 西汉·戴圣《礼记·丧大记》:“疾病……男女改服,属纩以俟绝气。”
摇首顿足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5回:“摇首顿足曰:‘此人见识胜吾十倍,今不除之,必为我国之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