濡沫涸辙的成语故事


濡沫涸辙

拼音rú mò hé zhé

基本解释濡:沾湿;沫:唾沫;涸:干枯。车辙里的水干了,鱼吐沫互相润湿。比喻在困难的处境中用微薄的力量互相帮助。

出处战国·宋·庄周《庄子·大宗师》:“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暂未找到成语濡沫涸辙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濡沫涸辙)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积沙成滩 《人民日报》1970.12.30:“虽然鱼群分散,但捕一网得一网,积沙成滩,化小胜为大胜,使淡季也取得较好的收获。”
敲冰求火 《大光明藏经》下卷:“敲冰求火,论功不遂。”
宰相肚里好撑船 明 叶盛《水东日记 杨大理诗谑》:“盖谚有之‘宰相肚里好撑船’。”
老子天下第一 毛泽东《反对自由主义》:“自以为是,老子天下第一。”
适如其分 清·王夫之《读通鉴论·唐高祖》:“权者,轻重适如其分之准也。”
墙风壁耳 清·华伟生《开国奇冤·逮捕》:“你想墙风壁耳,万一传了出去,说我窝藏徐锡麟的党羽,叫我如何吃得罪起?”
心膂爪牙 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周瑜传》:“入作心膂,出为爪牙。”
海错江瑶 清·孔尚任《桃花扇·访翠》:“有海错江瑶玉液浆。”
一片哗然
笞凤鞭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