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公好龙的成语故事


叶公好龙

拼音yè gōng hào lóng

基本解释叶公:春秋时陈国的一个人;好:爱好。比喻表面上爱好某种事物;但并非真正地爱好它;甚至畏惧它。

出处西汉 刘向《新序 杂事》:“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施尾于堂。叶公见之,弃而还走。”


暂未找到成语叶公好龙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叶公好龙)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荒谬不经 清·许奉恩《里乘》第四卷:“留枕之说,荒谬不经,考阿甄与陈思,年齿悬殊。”
鹄峙鸾停 明无名氏《四贤记 会母》:“看他眉儿秀,额儿峣,鹄峙鸾停一俊髦。”
邑犬群吠 战国·楚·屈原《九章·怀沙》:“邑犬群吠兮,吠所怪也。”
甘败下风 《左传·僖公十五年》:“皇天后土实闻君之言,群臣敢在下风。”
穷兵黩武 三国 曹丕《车驾临江还诏三公》:“三世为将,道家所忌;穷兵黩武,古有所戒。”
始末缘由 元 马致远《青衫泪》第四折:“你将始末缘由,细细说来,不可欺隐。”
虚无缥渺 朱自清《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明知总在前途的,却常觉得有些虚无缥渺似的。”
诃佛诋巫 宋·朱熹《祭魏元履国录文》:“兄实高明,卒监此心,顾托警励,琅琅其音。诃佛诋巫,考礼正俗,奉承靡他,葬又得卜。”
漏尽更阑 元 高文秀《襄阳会》:“直等的漏尽更阑,街衢静悄。”
咳唾成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