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薪尝胆的成语故事

拼音wò xīn cháng dǎn
基本解释薪:柴草。睡在柴草上;经常尝一尝苦胆。比喻刻苦激励自身;坚定报仇雪耻的意志。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越王勾践世家》:“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暂未找到成语卧薪尝胆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卧薪尝胆)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夫贵妻荣 | 唐·唐正辞《太子宾客赵夫人夏侯氏墓志》:“鱼轩象服,夫贵妻荣。” |
着手成春 | 唐 司空图《二十四诗品 自然》:“俯拾即是,不取诸邻,俱道适往,着手成春。如逢花开,如瞻岁新。” |
口无择言,身无择行 | 《孝经·卿大夫》:“是故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口无择言,身无择行。” |
镌骨铭心 | 李大钊《国民之薪胆》:“吾国对日关系之痛史,宜镌骨铭心,纪其深仇大辱者,有三事焉:曰甲午,曰甲辰,曰甲寅。” |
云散风流 | 清·龚萼《答姜云标》:“乃云散风流,各为饥寒所迫,敛眉就食,俯首觅衣。” |
带着铃铛去做贼 | 《新中国未来记》第五回:“既是一点儿把握都没有,却天天在那里叫嚣狂掷,岂不是俗语说的‘带着铃铛去做贼’吗?” |
提纲挈领 | 先秦 韩非《韩非子 外储说右下》:“善张网者引其纲,不一一摄万目而后得。” |
壶浆箪食 | 宋·苏轼《新渠诗》序:“予方为旅人,不得亲执壶浆箪食,以与侯劝逆四方之来者。” |
画一之法 | 《后汉书 王充王符等传论》:“太叔致猛政之褒,国子流遗爱之娣,宣孟改冬日之和,平阳循画一之法。” |
认妄为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