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危就安的成语故事

拼音qù wēi jiù ān
基本解释离开危险,达到平安。
出处《北齐书·文襄帝纪》:“去危就安,今归正朔;转祸为福,已脱罗网。”
暂未找到成语去危就安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去危就安)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无是无非 | 元·贯石屏《村里迓鼓·隐逸》曲:“冷清清无是无非诵《南华》,就里乾坤大。” |
绿鬓红颜 | 清 洪楝园《后南柯 檀谋》:“霎时绿鬓红颜都成孤寡,并不劳挨门搜括。” |
吠非其主 | 西汉 刘向《战国策 齐策六》:“跖之狗吠尧,非贵跖而贱尧也。狗固吠非其主也。” |
拜赐之师 | 《左传 文公二年》:“春秋时,秦晋殽之战,秦将孟明视被俘。获释时,孟谓晋君曰:‘三年将拜君赐。’后三年,秦果然出兵伐晋复仇。又败,晋人讥之为“拜赐之师”。 |
天公不做美 | 蔡东藩《慈禧太后演义》第13回:“偏偏天公不做美,疾风凄雨,彻夜飘零,把这般普天同庆的大喜事,未免减色三分。” |
同生死共存亡 | 毛泽东《开展根据地的减租、生产和拥政爱民运动》:“我党在根据地内细心地认真地彻底地争取群众、和群众同生死共存亡的任务,较之过去六年有更加迫切的意义。” |
好恶乖方 | 明·归有光《与曹按察》:“鄙人向年为吏吴兴,虽跼蹐百里,而志在生民,与俗人好恶乖方。” |
蟠天际地 | 战国·宋·庄周《庄子·刻意》:“精神四达并流,无所不极,上际于天,下蟠于地。” |
重提旧事 | |
公听并观 | 东汉 班固《汉书 邹阳传》:“公听并观,垂明当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