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笔不苟的成语故事

拼音yī bǐ bù gǒu
基本解释不苟:不苟且。一笔一画都很认真;毫不马虎。
出处清 沈初《西清笔记 纪名迹》:“前后一笔不苟,功力如此,洵神技也。”
暂未找到成语一笔不苟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一笔不苟)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白头偕老 | 清 沈复《浮生六记 闺房记乐》:“独怪老年夫妇相视如仇者,不知何意?或曰:‘非如是,焉得白头偕老哉!” |
计行虑义 | 战国·卫·吕不韦《吕氏春秋·慎行论》:“君子计行虑义,小人计行其利。” |
销声匿影 | 清·陈其元《庸闲斋笔记·南汇李高士》:“又不见遗民尚有叶与熊,弃家削发空王宫,销声匿影将毋同。” |
捧腹大笑 | 西汉·司马迁《史记·日者列传》:“司马季主捧腹大笑曰:‘观大夫类有道术者,今何言之陋也,何辞之野也!’” |
品竹调弦 | 元·武汉臣《玉壶春》第一折:“一行行品竹调弦。” |
珠玉在傍 | 宋·秦观《与李德叟简》:“其弊帚、焦尾两编文章,高古邈然,有二汉之风。今时交游中以文墨自业者未见其比,所谓珠玉在傍觉人形秽,信此言也。” |
语不投机 | 《五灯会元·大愚芝禅师法嗣·云峰文悦禅师》:“所以道,言无展事,语不投机,承言者丧,滞句者迷。” |
乘敌之隙 | 毛泽东《论持久战》:“自古无不犯错误的将军,敌人之有岔子可寻,正如我们自己也难免出岔子,乘敌之隙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
抃风舞润 | 《宋书·孔觊传》:“觊逊业之举,无闻于乡部;惰游之贬,有编于疲农。直山渊藏引,用不遐弃,故得抃风舞润,凭附弥年。” |
身居言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