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兵动众的成语故事


起兵动众

拼音qǐ bīng dòng zhòng

基本解释众:大队人马。旧指大规模出兵。现多指动用很多人力做某件事。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华敷传》:“不可以兴土功,不可以会诸侯,不可以起兵动众,举大事,必有大殃。”


暂未找到成语起兵动众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起兵动众)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艰难险阻 左丘明《左传 僖公二十八年》:“晋侯在外十九年矣,而果得晋国,险阻艰难,备尝之矣。”
徒有其表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7回:“‘金漆饭桶’,大约说徒有其表,面子上好看,其实内骨子一无所有。”
文武双全 《旧唐书·李光弼传》:“蕴孙、吴之略、有文武之才。”
求全之毁 先秦 孟轲《孟子 离娄上》:“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
头没杯案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每与人谈论,戏弄言诵,尽无所隐,及欢悦大笑,至以头没杯案中,肴膳皆沾污巾帻。”
鸡黍深盟 元·宫大用《范张鸡黍》第四折:“因此乞天恩先到泉台上,才留的这鸡黍深盟与那后人讲。”
危若朝露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商君列传》:“君之危若朝露,尚将欲延年益寿乎!”
碎割凌迟
蛮云蜑雨
靓妆艳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