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拔之志的成语故事


不拔之志

拼音bù bá zhī zhì

基本解释比喻意志坚决,不可动摇。

出处《南史·沈约传》:“执不拔之志,高卧东南。”


暂未找到成语不拔之志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不拔之志)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跌打损伤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29回:“老夫于歧黄虽不深知,向来祖上传有济世良方,凡跌打损伤,立时起死回生。”
餐腥啄腐 战国 宋 庄周《庄子 秋水》:“夫鹓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雏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座上宾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18回:“出门方欲图生计,入室何来座上宾?”
计无所施 宋·李昉《太平广记》:“因为田承嗣所縻,曾因讨叛,飞矢中肩。左右与之拔箭,而镞留于骨……曹进痛楚,计无所施。”
石烂海枯 清·王维城《新乐府》之二:“报施适当非为过,虎头蛇尾事可耻,石烂海枯团体固。”
允恭克让 《尚书·尧典》:“允恭克让。”
乐昌分镜 元 孙季昌《端正好 四时怨别集杂剧名》:“受寂寞似越娘背灯,恨离别如乐昌分镜。”
一本万利 清 姬文《市声》:“这回破釜沉舟,远行一趟,却指望收它个一本万利哩。”
积草屯粮 元 郑光祖《三战吕布》第一折:“如今且收兵回营,操军炼士,积草屯粮。”
清浄寂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