锲而不舍的成语故事


锲而不舍

拼音qiè ér bù shě

基本解释锲:雕刻;舍:停止。不停地雕刻。比喻做事或学习有恒心。

出处先秦 荀况《荀子 劝学》:“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暂未找到成语锲而不舍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锲而不舍)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虎符龙节 唐·卢纶《送从叔牧永州》诗:“虎符龙节昭歧路,何苦愁为江海人。”
淫言狎语 明·郎瑛《七修类稿·诗文·洪遂初》:“(襄城)一日偶至书院中,见案上一帙,观之,乃春画也。每幅有洪诗,多淫言狎语,遂为逐客。”
好高骛远 《宋史 道学传一 程灏》:“病学者厌卑近而骛高远,卒无成焉。”
一子出家,七祖升天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一一七回:“我说的不是功名么?你们不知道‘一子出家,七祖升天呢’?”
攀车卧辙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侯霸传》:“更始元年,遣使征霸,百姓老弱相携号哭,遮使者车,或当道而卧。”
血流漂杵 《尚书 武成》:“会于牧野,罔有敌于我师,前徒倒戈,攻于后以北,血流漂杵。”
酒肉弟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8回:“哥哥放着常来的一班儿好酒肉弟兄,闲常不睬的是亲兄弟,今日才有事,便叫没捉处。”
花街柳市 《金瓶梅词话》第七四回:“花街柳市,你恋着蜂蝶采。”
一夕九升
停僮葱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