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头袒体的成语故事


科头袒体

拼音kē tóu tǎn tǐ

基本解释科头:不戴帽子;袒:裸露。不戴帽子,袒露身体。形容傲慢不羁的神态。

出处晋·葛洪《抱朴子·刺骄》:“若夫贵门子孙及在位之士,不惜典刑,而皆科头袒体,踞见宾客。”


暂未找到成语科头袒体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科头袒体)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章台之柳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六卷:“章台之柳,虽已折于他人;玄都之花,尚不改于前度。”
哀告宾服 元 无名氏《延安府》第一折:“我见他慌悚踌躇,左支右吾,跪在街衢,哀告宾服。”
神区鬼奥 明·归有光《书斋铭》:“夫莽苍之际,小丘卷石,古树数株,花落水流,令人深思爽然,况天闭地藏,神区鬼奥邪!”
以词害意 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七:“太白‘斗酒诗百篇’,‘东坡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不过一时兴到语,不可以词害意。”
巴三览四 元 萧德祥《杀狗劝夫》第四折:“我说的丁一确二,你说的巴三览四。”
折腰升斗 宋·杨泽民《六么令·壬寅四月扶病外邑催租寄内》词:“折腰升斗,辜负当年旧松菊。”
四至八道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95回:“安营既毕,便画四至八道地理形状图本来我看。”
避井入坎
尽锐出战 《晋书·苻生载记》:“黄眉从之,遣羌率骑三千军于垒门。襄怒,尽锐出战。”
懊恼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