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门之役的成语故事


东门之役

拼音dōng mén zhī yì

基本解释《左传.隐公四年》:'宋公﹑陈侯﹑蔡人﹑卫人,围其东门,五日而还。'又《隐公五年》:'郑人侵卫牧,以报东门之役。'后因以'东门之役'指旧仇。


暂未找到成语东门之役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东门之役)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七嘴八张 《东周列国志》第三二回:“众官员一拥而前,七嘴八张的,都问道:‘世子何在?’”
木人石心 《晋书 隐逸传 夏统》:“统危坐如故,若无所闻。充等各散曰:‘此吴儿是木人石心也。’”
露往霜来 晋·左思《吴都赋》:“露往霜来,日月其除。”
仗义疏财 元 无名氏《看钱奴》:“他父亲在日,人都叫他做钱舍,如今那小的仗义疏财,比老员外甚是不同。”
临危不乱 梁实秋《槐园梦忆》:“此次事件端赖季淑临危不乱,镇定应付,使我得以幸免于祸灾。”
木朽蛀生
征贵征贱 西汉·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序》:“人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故物贱之征贵,贵之征贱。”
终身不齿 西汉·戴圣《礼记·王制》:“屏之远方,终身不齿。”
救过不遑 清·黄宗羲《子刘子行状》上卷:“上方综核名实,分别功罪,群臣救过不遑。”
何见之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