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恶修善的成语故事


断恶修善

拼音duàn è xiū shàn

基本解释断:断绝;恶:坏事;修:修行。断绝坏事,修行善业,做好事。


暂未找到成语断恶修善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断恶修善)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义不容辞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十七:“承姑丈高谊,小婿义不容辞。”
变态百出 《新唐书 艺文志一》:“历代盛衰,文章与时高下。然其变态百出,不可穷极,何其多也。”
转败为胜 西汉 司马迁《史记 管晏列传》:“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
发蒙振槁 《明史·杨乃郭詹等传论》:“盖天速其祸,如发蒙振槁,无烦驱除矣。”
一家之长 刘斯奋《白门柳·鸡鸣风雨》第六章:“一家之长冒起宗就断然决定:所有男丁立即剃掉头发。”
包打天下 《求是》1996年第17期:“这类机构并不影响各个公司、企业实施光彩事业项目,更不能包打天下。”
周急继乏 春秋·鲁·孔丘《论语·雍也》:“君子周贫不继富。”
匡正纲纪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何敞传》:“上当匡正纲纪,下当济安元元。”
一熏一莸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四年》:“一熏一莸,十年尚犹有臭。”
封官许愿 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71章:“并且用封官许愿的办法来鼓励将士,但是他的阵地始终没有进展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