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一增十的成语故事


论一增十

拼音lùn yī zēng shí

基本解释意思是指诽谤或赞美他人,要夸大其辞,使人信服。出自《论衡·艺增》。


暂未找到成语论一增十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论一增十)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才疏志大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识鉴》:“伯仁为人志大而才短,名重而识暗。”
举措失当 先秦 管仲《管子 禁藏》:“举措失当,众民不能成。”
宾客迎门 《梁书 王暕传》:“时文宪作宰,宾客盈门,见暕相谓曰:'公才公望,复在此矣。'
察言观色 先秦 孔子《论语 颜渊》:“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义不辞难 东汉·班固《汉书·武帝纪》:“仁不异远,义不辞难。”
天地开辟 徐整《三五历记》:“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年,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
暮虢朝虞 金 元好问《俳体雪香亭杂咏》:“洛阳城阙变灰烟,暮虢朝虞只眼前。”
坚如磐石 《玉台新咏 古诗为焦仲卿作》:“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
通宵守夜
佐国之谋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第五伦传》:“拔于囚虏之中,信其佐国之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