扑击遏夺的成语故事


扑击遏夺

拼音pū jī è duó

基本解释拦路抢劫。强行剥夺。


暂未找到成语扑击遏夺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扑击遏夺)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头上着头
桃夭新妇 《诗经·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陈陈相因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平准书》:“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
兵贵神速 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郭嘉传》:“太祖将征袁尚……嘉表曰:‘兵贵神速。今千里袭人,辎重多,难以趣利,且彼闻之,必为备;不如留辎重,轻兵兼道以出,掩其不意。’”
大勇若怯 宋·苏轼《贺欧阳少师致仕启》:“力辞于未及之年,退托以不能而止,大勇若怯,大智如愚,至贵无轩冕而荣,至仁不导引而寿。”
衣单食缺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七卷:“行粮不敷,衣单食缺,若一人独往,可到楚国。”
不知春秋 战国·宋·庄周《庄子·逍遥游》:“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
国恨家仇 《二度梅》第四场:“我良玉幸而留下残生……诛灭卢贼,以雪国恨家仇。”
利锁名缰 宋 方千里《庆春宫》词:“人生如寄,利锁名缰,何用萦萦?”
走壁飞檐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7回:“我虽不会长枪大戟,不知走壁飞檐,也颇颇有些肝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