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书言事的成语故事


上书言事

拼音shàng shū yán shì

基本解释指向朝廷书面提出对国家大事的看法或建议。现多指向上级写信提建议或意见。


暂未找到成语上书言事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上书言事)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命蹇时乖 明 沈采《千金记 遇仙》:“只恐命蹇时乖,且自存心守己。”
操纵如意 文秉《先拔志始》上卷:“所以太阿下移,而忠贤辈得以操纵如意也。”
班驳陆离 参见“斑驳陆离”。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六回:“大先生,‘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就像三十年前,你二位府上何等优势,我是亲眼看见的。”
日出三竿 《南齐书 天文志上》:“永明五年十一月丁亥,日出高三竿,朱色赤黄,日晕,虹抱珥直背。”
大盗窃国 战国·宋·庄周《庄子·胠箧》:“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
协心戮力 《新唐书·韦陟传》:“若不斋盟质信,以示四方,知吾等协心戮力,则无以成功。”
男耕妇织
鬻鸡为凤 唐·黄滔《谢试官》:“伏念鬻鸡为凤,有识咸惊,投砾参琼,良知足鄙。”
转愁为喜 明 陆采《怀香记 池塘唔语》:“解双眉转愁为喜,订芳期欢声和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