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咏三叹的成语故事


一咏三叹

拼音yī yǒng sān tàn

基本解释《荀子•礼论》:“清庙之歌,一倡而三叹也。”谓一人歌唱,三人相和。后多用以形容音乐、诗文优美,富有余味,令人赞赏不己。倡,亦作“[[唱]]”。


暂未找到成语一咏三叹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一咏三叹)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头昏目眩 乌兰巴干《草原上的驯马姑娘》:“我仿佛置身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中,有点头昏目眩。”
凛然正气 陶斯亮《一封终于发出的信》:“您当时神态是那样地严肃,坦然,眉宇间凛然正气,使我仅有的一点疑问如烟消云散了。”
惨遭不幸 刘心武《钟鼓楼》:“但就是这对卖豆汁的夫妇,前几日却惨遭不幸。”
溯流徂源 宋·周密《齐东野语·道学》:“其能发明先贤旨意,溯流徂源,论著讲介卓然自为一家者。”
八音遏密 《尚书 舜曲》:“百姓如丧考妣。三载,四海遏密八音。”
鲁连蹈海 明·许时泉《武陵春》:“弃礼义而尚有功,鲁连蹈海;堕名城以杀豪杰,李耳出关。”
桃花潭水 唐·李白《赠汪伦》诗:“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敦睦邦交 鲁迅《“立此存照”(七)》:“但就大体而言,是极有益于敦睦邦交的。”
潜心关注
有名有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