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抹杀的成语故事


一概抹杀

拼音yī gài mǒ shā

基本解释意思是画一笔,全部抹掉。比喻轻率地把成绩、优点全部否定。


暂未找到成语一概抹杀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一概抹杀)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不可告人 清 陈梦雷《闲止书堂集钞》:“其于不可告人之隐,犹未忍宣之于众也。”
一应俱全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那案子上调和作料,一应俱全。”
暴跳如雷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六回:“严贡生越发恼得暴跳如雷。”
十转九空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二:“岂知家私有数,经不得十转九空,似此三年,渐渐凋耗。”
桑中之约 《诗·鄘风·桑中》:“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
阑风长雨 唐 杜甫《秋雨叹》:“阑风长雨秋纷纷,四海八荒同一云。”
经师易遇,人师难遭 晋·袁宏《后汉纪·灵帝纪》:“昭曰:‘盖闻经师易遇,人师难遭。’”
表里相济 晋 桓温《辞参朝政疏》:“不有行者,谁捍牧圉,表里相济,实深实重。”
矜己任智 晋·陆机《丞相箴》:“矜己任智,是蔽是欺。”
路上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