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口镊子的成语故事

拼音quē kǒu niè zǐ
基本解释镊子用以拔毛,缺口镊子则不能。故用以比喻一毛不拔的吝啬鬼。
出处宋苏轼《与陈季常书》之十二:“彼不相知者,视仆之饥饱,如观越人之肥瘠耳。乡谚有云‘缺口镊子’者,公识之。”
暂未找到成语缺口镊子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缺口镊子)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无往不复 | 《易·泰》:“无平不陂,无往不复。”孔颖达疏:“初始往者必将有反复也。” |
更无长物 |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七回:“字画不过三五张,俱是法书名绘,几上一块黝黑的大英石,东墙上一张大瑶琴,此外更无长物。” |
结发夫妻 | 汉 苏武《诗四首》之三:“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 |
白眉赤眼 | 明 沈德符《野获编 补遗四 神名误称》:“京师相詈,指其人曰白眉赤眼儿者,必大恨成贸首仇,其猥贱可知。狭邪讳之,乃驾名于关侯。” |
饥馑荐臻 | 《诗经 大雅 云汉》:“何辜今之人,天降丧乱,饥馑荐臻。” |
风暖日丽 | 茅盾《香市》:“因为从‘清明’到‘谷雨’这二十天内,风暖日丽,正是‘行乐’的时令。” |
投刃皆虚 | 《庄子·养生主》谓庖丁解牛,三年后所见皆非全牛,只见其骨节皆空虚,“彼节者有闲,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闲,恢恢然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
捉奸见双,拿贼要赃 |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102回:“‘捉奸见双,拿贼要赃’……无有对证,如何诬赖孤家呢!” |
乔眉画眼 | |
胯下韩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