贻误后学的成语故事


贻误后学

拼音yí wù hòu xué

基本解释贻:贻害。耽误了作战大事。


暂未找到成语贻误后学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贻误后学)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惟利是图 晋·葛洪《抱朴子·勤求》:“由于夸诳,内抱贪浊,惟利是图。”
愤世疾俗 鲁迅《热风·随感录三十八》:“他们必定自己觉得思想见识高出庸众之上,又为庸众所不懂,所以愤世疾俗,渐渐变成厌世家,或‘国民之敌’。”
鸣鹤之应 《易·中孚》:“鹤鸣在阴,其子和之。”王弼注:“立诚笃至,虽在闇昧,物亦应焉。”孔颖达疏:“处于幽昧而行不失信,则声闻于外,为同类之所应焉。”
隐约其词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51回:“刁迈彭隐约其词,似乎嫌张太太一个钱不肯放松,这事总不会了。”
劳而无功 先秦 管仲《管子 形势》:“与不可,强不能,告不知,谓之劳而无功。”
邪魔外祟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09回:“只是人自己疑心,所以招出一些邪魔外祟来缠扰。”
文以载道 宋 周敦颐《通书 文辞》:“文所以载道也,轮辕饰而人弗庸,徒饰也,况虚车乎。”
群居终日,言不及义 春秋·鲁·孔丘《论语·卫灵公》:“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惠,难矣哉!”
放纵不拘 《汉书·游侠传·陈遵》:“竦博学通达,以谦俭自守,而遵放纵不拘,操行虽异,然相亲友。”
卖弄才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