韫匵而藏的成语故事


韫匵而藏

拼音yùn dú ér cáng

基本解释把玉裹在匣子里藏起来。比喻怀才待用或怀才隐退。亦作“韫椟而藏”。


暂未找到成语韫匵而藏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韫匵而藏)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异口同声 晋 葛洪《抱朴子 道意》:“左右小人,并云不可,阻之者众,本无至心,而谏怖者,异口同声。”
门墙桃李 先秦 孔子《论语 子张》:“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汉 韩婴《韩诗外传》第七卷:“夫春树桃李,夏得阴其下,秋得食其实。”
大莫与京 《左传·庄公二十二年》:“八世之后,莫之与京。”
狐埋狐搰 《国语 吴语》:“狐埋之而狐搰之,是以无成功。”
乌舅金奴 宋·陶糓《清异录·器具》:“左右窃相谓曰:‘乌舅金奴正好作对。’”
行伍出身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3回:“幸亏炮船上统带赵大人是行伍出身,天生海量。”
仰屋窃叹 《资治通鉴·汉纪明帝永平十四年》:“及其归舍,口虽不言而仰屋窃叹,莫不知其多冤,无敢牾陛下言者。”
神清气爽 宋·李昉《太平广记》卷十七引唐·牛僧孺《续玄怪录·裴谌》:“香风飒来,神清气爽,飘飘然有凌云之意。”
一家之辞 《晋书·裴頠传》:“观《老子》之书,虽博有所经,而云‘有生于无’,以虚为主,偏立一家之辞,岂有以而然哉!”
张皇铺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