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九潦的成语故事


十年九潦

拼音shí nián jiǔ liáo

基本解释亦作“十年九涝”。


暂未找到成语十年九潦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十年九潦)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异口同声 晋 葛洪《抱朴子 道意》:“左右小人,并云不可,阻之者众,本无至心,而谏怖者,异口同声。”
背暗投明 元 尚仲贤《单鞭夺槊》楔子:“贤臣择明主而仕,背暗投明,古之常理也。”
家业雕零 元·李行道《灰阑记》楔子:“不幸轮到老身,家业雕零,无人养济。”
慌慌张张 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 陈御史巧勘金钗钿》:“身上穿得整整齐齐,脚儿走得慌慌张张,望着园门欲进不进的。”
百年树人 先秦 管仲《管子 权修》:“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玩时愒日 清·谭嗣同《仁学》:“由此类推,无往而非玩时愒日,即幸而得至百年,无形中已耗强半。”
一鼓一板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二:“公子身边最讲得话、像心称意的,有两个门客……大小事多要串通得这两个,方才弄得成。这两个一鼓一板,只要公子出脱得些,大家有味。”
生荣死衰 《论语 子张》:“其生也荣,其死也哀。”
韫椟未酤 三国·魏·刘桢《处士国文甫碑》:“不计治萃,名与殊路,知我者希,韫椟未酤。”
衰庸阘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