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地自厝的成语故事


无地自厝

拼音wú dì zì cuò

基本解释犹无地自容。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管宁传》:“夙宵战怖,无地自厝。”


暂未找到成语无地自厝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无地自厝)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道山学海 明·无名氏《鸣凤记·邹林游学》:“道山学海功非浅,孔思周情文可传。”
理不忘乱 宋·王禹偁《进端拱箴表》:“然而安不忘危,理不忘乱,糜不有初,鲜克有终,古圣贤之深旨也。”
指不胜屈 明 沈德符《野获编》:“而贫弱者或衣食不给,其小有才者至窜入匪类,以辱先人,以余所见,指不胜屈。”
相差无几 先秦 李耳《老子》:“唯之与阿,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何若?”
零打碎敲 胡天培《山村新人》:“他就指使他的两个兄弟,零打碎敲地把粮食运出去,以高价出售。”
目交心通 宋·无名氏《鬼董》第二卷:“卜居西湖,邻邸有白衣少妇来寓,艳冶而慧,始见犹自匿,稍久,目交心通。”
厌故喜新 《问答上》:“使天地大义有所废阙,而厌故喜新,败亡相寻而不悟也。”
金革之声 唐·韩愈《上巳日燕太学听弹琴诗序》:“四方无斗争金革之声。”
重农轻商
优游少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