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注三唱的成语故事


三注三唱

拼音sān zhù sān chàng

基本解释唐制,六品以下官吏赴选,始集试观书判,次面试观察言貌,然后拟官注籍。既注唱名,三唱后冬集,以其名报仆射,再由门下省上报皇帝,然后依旨授官。此项程序,谓之'三注三唱'。见《通典.选举志三》。


暂未找到成语三注三唱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三注三唱)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狐鸣篝中 清·邹容《革命军》第一章:“此自秦以来,所以狐鸣篝中,王在掌上,卯金伏诛,魏史当涂。”
逆耳良言 《史记 留侯世家》:“忠言逆耳利于行。”
昂昂自若 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第25卷:“三士带剑立于殿下,昂昂自若。”
潜形匿影 《文献通考·职役二》:“为民者以寇戎视其吏,潜形匿影,日虞怀壁之为殃。”
枇杷门巷 唐·王建《寄蜀中薛涛校书》诗:“万里桥边女校书,枇杷门里闭门居。”
巢焚原燎 《文选左思<魏都赋>》:“奸回内赑,翼翼京室,眈眈帝宇,巢焚原燎,变为煨烬,故荆棘旅庭也。”
遣愁索笑 清孙原湘《<履园丛话>序》:“履园主人于灌园之暇,就耳目所睹闻,着《丛话》二十卷,间以示予曰:‘吾以是遣愁索笑也。’”
罪恶昭着
丁丁光光
都都磨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