絶圣弃智的成语故事


絶圣弃智

拼音jué shèng qì zhì

基本解释谓摒弃聪明智巧。《老子》:“絶聖棄智,民利百倍。”亦作“絶聖棄知”。《庄子·胠箧》:“故絶聖棄知,大盗乃止。”明杨慎《丹铅续录·庄子愤世》:“﹝莊子﹞未嘗毁孔子也。毁彼假孔子之道而流爲子夏氏之賤儒、子張氏之賤儒者也。故有絶聖棄知之論。”


暂未找到成语絶圣弃智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絶圣弃智)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老于世故 唐 韩愈《石鼓歌》:“中朝大官老于事。”
望风捕影 清 石玉昆《三侠五义》第110回:“怎幺能够身临其境,将水寨内探访明白,方好行事;似这等望风捕影,实在难以预料。”
多谋少断 清·薛福成《庸庵笔记·史料·骆文忠公遗爱》:“然有为不能有守,好用权术,多谋少断。”
明正典刑 宋 吕颐浩《辞免赴召乞纳节致仕札子》:“如是托疾,自当明正典刑;如委实抱病,伏望天慈,放臣闲退。”
染丝之变 《墨子·所染》:“[墨子]见染丝者而叹曰:‘染於苍则苍,染於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
病魔缠身 《辞海 词语分册下》:“(病魔)谓疾病缠身。”
鹊返鸾回 宋·杨万里《谢胡子远郎中惠蒲大韶墨报以龙涎心字香》:“我无鹊返鸾回字,我无金章玉句子。”
向隅之泣 宋·陈亮《谢陈侍郎启》:“宁失不经,忍视向隅之泣。”
譆譆出出
耳提面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