瞠目结舌的成语故事


瞠目结舌

拼音chēng mù jié shé

基本解释瞠:瞪着眼睛;结舌:翘起舌头落不下。瞪眼翘舌说不出话来;形容受窘或惊呆而一时无法对付的样子。也作“结舌瞠目”。

出处清 和邦额《夜谭随录》:“因耳语其故,公子大骇,入舱隐叩细君,细君结舌瞠目。”


暂未找到成语瞠目结舌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瞠目结舌)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利欲熏心 宋 黄庭坚《赠别李次翁》诗:“利欲熏心,随人翕张。”
行将就木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二十三年》:“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则就木焉。请待子。”
七扭八歪 玛拉沁夫《茫茫的草原》第三卷:“正面是一排七扭八歪、表泥剥落的土房。”
发家致富 魏巍《东方》第三部第一章:“这个村子里的‘大能人’,更关心的却是个人的发家致富。”
一日之雅 东汉 班固《汉书 谷永传》:“永斗筲之才,质薄学朽,无一日之雅,左右之介。”
洽博多闻 明俞弁《逸老堂诗话》卷下:“玄敬当时最以洽博多闻称,不知何所据而云然。”
睚眦之怒 宋·周密《齐东野语·巴陵本末》:“台谏李知孝、莫泽奉承风旨,凡平日睚眦之怒,悉指以从伪,弹劾无虚日。”
三徙成国 战国·卫·吕不韦《吕氏春秋·贵因》:“舜一徙成邑,再徙成都,三徙成国。”
因循贻误
万顷碧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