掎角之势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掎:拉住;这里指拉住腿;角:鹿角。指抓住角。形容兵分两路相互配合;形成夹击或牵制的态势。
详细解释
掎:拉住,指拉住腿;角:指抓住角;掎角:夹击敌人。原指从两方面夹攻敌人。现比喻分出兵力,造成牵制敌人或互相支援的形势。
不若分兵屯小沛,守邳城,为掎角之势,以防曹操。◎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二回
百科解释掎:拉住,指拉住腿;角:指抓住角;掎角:夹击敌人。原指从两方面夹攻敌人。现比喻战争中互相配合、夹击敌人的态势,或分出一部分兵力以牵制敌人。
出处左丘明《左传 襄公十四年》:“譬如捕鹿,晋人角之,诸戎掎之,与晋掊之。”
例子不若分兵屯小沛,守邳城,为掎角之势,以防曹操。(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二回)
基础信息
拼音jǐ jiǎo zhī shì
注音ㄐ一ˇ ㄐ一ㄠˇ ㄓ ㄕˋ
繁体掎角之勢
正音“掎”,不能读作“qí”。
感情掎角之势是中性词。
用法偏正式;作宾语;比喻互相配合,两面夹击。
辨形“掎”,不能写作“倚”。
近义词犄角之势
英语a situation similar to a pincers movement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经文纬武(意思解释)
- 物阜民安(意思解释)
- 多如牛毛(意思解释)
- 轻举远游(意思解释)
- 布衣之交(意思解释)
- 纷纷籍籍(意思解释)
- 威风扫地(意思解释)
- 美语甜言(意思解释)
- 解甲投戈(意思解释)
- 顿口无言(意思解释)
- 调脂弄粉(意思解释)
- 子夏悬鹑(意思解释)
- 丹青妙手(意思解释)
- 远井不解近渴(意思解释)
- 急来抱佛脚(意思解释)
- 一厘一毫(意思解释)
- 猛虎离山(意思解释)
- 众怨之的(意思解释)
- 弄文轻武(意思解释)
- 皦短心长(意思解释)
- 骗吃混喝(意思解释)
- 雄深雅健(意思解释)
- 且食蛤蜊(意思解释)
- 一言一泪(意思解释)
- 絶伦超羣(意思解释)
- 夤缘求进(意思解释)
- 实旷来远(意思解释)
- 动如雷霆(意思解释)
※ 掎角之势的意思解释、掎角之势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摇头晃脑 | 晃:摇动。脑袋摇来摇去;形容旧时读书人吟诵的姿态或自得其乐、自以为是的样子。也作“摇头摆脑”。有时也形容轻狂之态。 |
月晕而风 | 月晕:月亮周围出现的光环。月亮出现光环,就是要刮风的征候。比喻见到一点迹象就能知道它的发展趋向。 |
疾霆不暇掩目 | 比喻事情或动作来得突然,使人来不及防备。同“疾雷不及掩耳”。 |
崇论谹议 | 见“崇论闳议”。 |
徐娘半老 | 指中年妇女虽不再娇美;但尚有风韵。后泛指有风韵的妇女已过中年。徐娘:梁元帝妃徐氏;泛指妇女。 |
靡然向风 | 亦作“靡然乡风”。亦作“靡然乡风”。谓群起效尤而成风气。 |
聪明绝世 | 聪明到了极点,无人能与之相比。 |
赌咒发誓 | 庄严地说出表示决心的话或对某事提出保证 |
惊喜欲狂 | 既惊又喜,高兴得都要发疯了。形容喜出望外,过于兴奋的情壮。 |
东躲西藏 | 指到处躲避藏匿。 |
为五斗米折腰 | 五斗米:晋代县令的俸禄,后指微薄的俸禄;折腰:弯腰行礼,指屈身于人。为了微薄的俸禄而弯腰行礼。比喻没有骨气。 |
骑鹤上维扬 | 比喻欲集做官、发财、成仙于一身,或形容贪婪、妄想。同“骑鹤上扬州”。 |
如应斯响 | 形容反响极快。 |
菟裘归计 | 菟裘:地名,山东泰安东南。比喻准备告老还乡或退隐。 |
出于意外 | 见“出于意表”。 |
菲衣恶食 | 菲:微,薄。简单粗劣的衣食。形容生活俭朴。 |
半疑半信 | 有点怀疑,又有点相信。表示对真假是非不能肯定。 |
望尘僄声 | 比喻听见风就是雨,不辨事情的虚实真伪。 |
移根换叶 | 比喻彻底变换处境。 |
弱本强末 | 指中央权力削弱而地方势力强大。 |
韶华胜极 | 比喻成事物到了鼎盛的时期,过后就是衰竭。 |
共度爱河 | 共度gòngdù共同度过领导和群众共度佳节 |
棚车鼓笛 | 宋真宗咸平﹑景德间,天下升平。洛中风气,富家每以车载酒食声乐,游于通衢,称做'棚车鼓笛'。 |
阇婆婆达 | 亦称'阇婆达'。亦称'阇婆'。古国名。地在今印度尼西亚爪哇岛或苏门答腊岛,或兼称这两岛。 |
混沌魍魉 | 糊涂鬼。詈词。 |
唐僧取经 | 唐代高僧玄奘赴天竺印度求经,历时十七年,回国后译出经﹑论七十五部,一千三百三十五卷。 |
有头没尾 | 有开头没有收尾。 |
节制之师 | 世世代代的老师,指才德高尚而永远可为人师表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