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甲载兵的成语故事


被甲载兵

拼音pī jiǎ zài bīng

基本解释身穿铠甲,手拿武器。指全副武装,披坚执锐。

出处唐·韩愈《画记》:“杂古今人物小画共一卷,骑而立者五人,骑而被甲载兵立者十人。”


暂未找到成语被甲载兵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被甲载兵)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烽鼓不息 南朝·梁·沈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晋宋迄今,有切民患;烽鼓相望,岁时不息。”
造言生事 《孟子·万章上》:“好事者为之也。”宋·朱熹集注:“好事,谓喜造言生事之人也。”清·张南庄《何典》第二回:“只消说他造言生事,顶名告他一状,不怕不拿大锭大帛出来买静求安。”
打鸭惊鸳 明·梅鼎祚《昆化奴》第二折:“我不是要害你性命也,则怕打鸭惊鸳,打草惊蛇。”
游心骋目 宋·吴潜《哨遍·括兰亭记》词:“于宇宙之中,游心骋目,此娱信可乐只。”
终身让路,不枉百步 《新唐书·朱敬则传》:“敬则兄仁轨……尝诲子弟曰:‘终身让路,不枉百步;终身让畔,不失一段。’”
漏脯充饥 晋·葛洪《抱扑子·嘉遯》:“咀漏脯以充饥,酣鸩酒以止渴也。”
巍然挺立 肖兵《太行青松》:“山上那浓郁葱茏的松柏,巍然挺立,充满生机。”
遵养晦时 唐·陈子昂《感遇》诗之十一:“浮云不足贵,遵养晦时文。”
慧中秀外
荡荡默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