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行后闻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犹先斩后奏。
详细解释
比喻未经请示就先做了某事,造成既成事实,然后再向上级报告。
出处《后汉书·酷吏列传》:“故临民之职,专事威断,族灭奸轨,先行后闻。”
基础信息
拼音xiān xíng hòu wén
注音ㄒ一ㄢ ㄒ一ㄥˊ ㄏㄡˋ ㄨㄣˊ
繁体先行后聞
感情先行后闻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
近义词先斩后奏、先断后闻
英语act first and report afterwards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下里巴人(意思解释)
- 优哉游哉(意思解释)
- 无与伦比(意思解释)
- 弄月嘲风(意思解释)
- 平铺直序(意思解释)
- 打道回府(意思解释)
- 章决句断(意思解释)
- 肉麻当有趣(意思解释)
- 矢在弦上,不得不发(意思解释)
- 分守要津(意思解释)
- 故态复还(意思解释)
- 乱七八遭(意思解释)
- 谦恭仁厚(意思解释)
- 芒刺在躬(意思解释)
- 拈花摘草(意思解释)
- 咬牙恨齿(意思解释)
- 养痈畜疽(意思解释)
- 云舒霞卷(意思解释)
- 枵腹终朝(意思解释)
- 滴水难消(意思解释)
- 不探虎穴,安得虎子(意思解释)
- 强不凌弱,众不暴寡(意思解释)
- 没身不忘(意思解释)
- 鹤山仙人(意思解释)
- 蜘丝马迹(意思解释)
- 第三产业(意思解释)
- 消消停停(意思解释)
- 挨挨挤挤(意思解释)
※ 先行后闻的意思解释、先行后闻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路见不平,拔刀相救 | 在路上遇见不平的事,就挺身而出干涉,为受欺的一方打抱不平。形容人见义勇为。 |
全无人性 | 指丝毫没有人性。 |
拥书百城 | 比喻藏书极其丰富或嗜书之深。 |
使智使勇 | 使:用。用人所长,以收其功。 |
乘间伺隙 | 同“乘间抵隙”。 |
不知纪极 | 纪极:终极,限度。原形容贪得无厌。亦表示极多。 |
硬骨头 | 坚强不屈,毫不让步的人。 |
千夫所指,无疾将死 | 指:指责。被众人所指责将没什么好下场。 |
绵绵不断 | 绵绵:延续不绝的样子。接连不断,一直延续下去。亦作“绵绵不息”、“绵绵不绝”、“绵延不绝”。 |
慧业文人 | 指有文学天才并与文字结为业缘的人。 |
一榻胡涂 | 见“一塌糊涂”。 |
亲离众叛 | 大家反对,亲信背离。形容不得人心,极其孤立。 |
繁荣兴旺 | 形容事业或经济状况发达昌盛;生机蓬勃。 |
大经大法 | 根本的原则和法规。 |
雁塔新题 | 见“雁塔题名”。 |
极本穷源 | 谓彻底地推究本源。 |
骨肉团圞 | 骨肉:比喻父母兄弟子女等亲人。指亲人离而复聚。 |
亲临其境 | 临:到;境:境界,地方。亲自到了那个地方。 |
决胜之机 | 决胜:决定最后胜负;机:时机,形势。决定最后胜负的时机。 |
历日旷久 | 经历的时间非常久。 |
拯危扶溺 | 溺:落水者;危:危乱,指动乱中的国家。拯救、帮助受难的百姓和动乱中的国家。 |
罪莫大焉 | 罪恶之大无过于此。形容罪大恶极 |
省方观俗 | 省:察看。观察各地风俗民情。 |
蓝青官话 | 旧称夹杂别地口音的北京话。蓝青,比喻不精纯。 |
钻穴踰墙 | 亦作'鑽穴逾墙'。见'钻穴逾墙'。 |
稳若泰山 | 比喻安定稳固。 |
另当别论 | 指情况与一般不同,必须用另外的方法对待或处置。 |
祭天金人 | 比喻因有顾虑而闭口不说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