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虎自啮的成语故事


养虎自啮

拼音yǎng hǔ zì niè

基本解释啮:咬。养老虎,咬伤自己。比喻纵容敌人而自受其害。

出处《洛阳伽蓝记 建中寺》:“养虎自啮,长虺成蛇。”


暂未找到成语养虎自啮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养虎自啮)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白蜡明经 唐 张鷟《朝野佥载》:“张鷟号青钱学士,以其万选万中。时有明经董万九上不第,号白蜡明经,与鷟为对。”
野调无腔 《白雪遗音 马头调 九尽寒退》:“横吹短笛,一声一声把春歌唱,野调无腔。”
七零八碎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54回:“一时鱼奔鸟散,被楚兵砍瓜切菜,乱杀一回,杀得四分五裂,七零八碎。”
危如朝露 《史记·商君列传》:“君之危若朝露,尚将延年益寿乎。”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先秦 孔子《论语 为政》:“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狼顾麕惊
枉费工夫 宋·朱熹《朱子语类》第115卷:“如今要下功夫,且须端庄存养,独观昭旷之原,不须枉费工夫,钻在纸上语。”
宣化承流 语出《汉书 董仲舒传》:“今之郡守、县令,民之师帅,所使承流而宣化也;故师帅不贤,则主德不宣,恩泽不流。”
怆天呼地 清 禇人获《隋唐演义》第九十回:“生逼他出兵进城,以致堕敌人之计中,丧师败绩,害他不得为忠臣义士,真可叹真痛恨,怆天呼地而不已也!”
万里同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