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且行止的成语故事


苟且行止

拼音gǒu qiě xíng zhǐ

基本解释苟且:不正当的。指不正当的行为。


暂未找到成语苟且行止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苟且行止)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反戈一击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吾与杨军反戈击之。”
内外交困 毛泽东《支持美国黑人抗暴斗争的声明》:“它给陷于内外交困的美帝国主义以沉重的打击。”
猴子救月 《法苑珠林·愚赣篇·杂痴部》:“连猕猴重,树弱枝折,一切猕猴堕井水中。”
日程月课 清·莫友芝《〈巢经堂诗钞〉序》:“[子尹]不肯以诗人自居。当其兴到,顷刻千言;无所感触,或经时不作一字,又脱稿不自收拾,子弟钞存十之三四而已。而其盘盘之气,熊熊之光,浏漓顿挫,不主故常,以视近世日程月课,楦酿篇牍,自张风雅者,其贵贱何如也?”
汗流至踵 《庄子·田子方》:“御寇伏地,汗流至踵。”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项羽本纪》:“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人莫予毒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二十八年》:“晋侯闻之而后喜可知也,曰:‘莫予毒也已。’”
遇水架桥 康濯《太阳初升的时候·竞赛》:“他们的劲头都鼓的当当响,真是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一气儿跑步向前。”
莫展一筹 明 张居正《与王鉴川计四事四要书》:“本兵错愕惶惑,莫展一筹。”
三熏三沐 宋·陆游《与李运使启》:“一琴一龟,预想铃斋之静;三熏三沐,尚陪药市之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