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良俭让的成语故事


温良俭让

拼音wēn liáng jiǎn ràng

基本解释温:温和;良:善良;俭:节制;让:忍让。儒家提倡待人接物的准则,泛指态度谦恭,举止文雅。

出处春秋·鲁·孔丘《论语·学而》:“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暂未找到成语温良俭让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温良俭让)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士死知己 西汉·刘向《战国策·赵策》:“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吾其报知氏之雠矣。”
飞沙走石 唐 谷神子《博异志 吕乡筠》:“若人间吹之,飞沙走石,翔鸟坠地,走兽脑裂。”
更深夜静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益州西睦和尚》:“更深夜静,共伊相商。”
怕硬欺软 元 关汉卿《窦娥冤》第三折:“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元来也这般顺水推船。”
瑟弄琴调 语出《诗小雅常棣》:“妻子好合,如鼓琴瑟。”
参伍错纵 明 唐顺之《与万思节主事书》:“活数者如揲蓍求卦之初,参伍错纵而阴阳未分者也;死数者如卦画已成之后,为九为六而阴阳既定者也。”
吹毛洗垢 《北齐书·酷吏传·宋游道》:“游道禀性遒悍,是非肆口,吹毛洗垢,疮疵人物。”
赌誓发愿 《石点头 贪婪汉六院卖风流》:“江湖上客商,赌誓发愿便说:‘若有欺心,必定遭遇吾剥皮。’”
忝列衣冠
如堕云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