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兔俱毙的成语故事

拼音quǎn tù jù bì
基本解释比喻双方同归于尽。
出处《战国策·齐策三》:“韩子卢者,天下之疾犬也;东郭逡者,海内之狡兔也。韩子卢逐东郭逡,环山者三,腾山者五,兔极于前,犬废于后,犬兔俱罢,各死其处。田父见之,无劳倦之苦而擅其功。”
暂未找到成语犬兔俱毙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犬兔俱毙)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变容改俗 | 《吕氏春秋 上德》:“教变容改俗而莫得其所受之,此之谓顺情。” |
无妄之福 | 《战国策 楚策四》:“世有无妄之福,又有无妄之祸。今君处无妄之世,以事无妄之主,安不有无妄之人乎。” |
知耻近乎勇 | 西汉·戴圣《礼记·中庸》:“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 |
司马青衫 | 白居易《琵琶行》诗:“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
一鞭先着 | |
三命而俯 | 《左传·昭公七年》:“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 |
功完行满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23回:“功完行满朝金阙,见性明心返故乡。” |
夙夜梦寐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郎顗传》:“此诚臣区区之愿,夙夜梦寐,尽心所计。” |
山走石泣 | 南朝·梁·任昉《述异记》:“桀时泰山,山走石泣。” |
若即且离 |